常识 | 海涛志 |
释义 | 《海涛志》亦名《海峤志》。唐窦叔蒙撰。约成书于大历(766—779)年间。为中国现存最早,且又保存完整的潮汐专著。全书六章: 首“涛因”,论述海潮成因;其次“涛数”,揭示海潮规律;再次“涛时”,提出推算每日潮时的图表法;又次“涛期”,述说海潮两种周期;复次“朔望体象”,以臣与君的关系比喻朔望之子日;最后春秋仲月涛涨解,指出一年之内两次大潮所在时期。认为潮汐具有客观性:“苟非其时,不可强而致也;时至自来,不可抑而已也。”其时而至,具有规律性,为“天之常数”,孕育于宇宙演化的太素阶段。非为造化意志,乃是自然而然,以同类相引、幽通潜运加以理解:“地载乎下,群阴之所藏焉;月悬乎上,群阴之所系焉;太溟,水府也,百川之所会焉。”是以“夜明者,太阴之所主也,故为涨海源: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潮汐作涛,必符于月”。进而研究潮汐周期,指出共有三种: 其一,一天之中,“一晦一明,再潮再汐”的二次循环。其二,一朔望月内,“一朔一望,载盈再虚”,有二次大潮和二次小潮。其三,一回归年间,一春一秋,再涨再缩,也有大小潮各二次。又具体分析何以在阴历二月、八月出现二次大潮的原因,所言虽未必然,但将一年二次大潮以天体关系加以说明的思想,有可取之处。收于清董浩、徐松编《全唐文》(有内府本、中华书局影印内府本)、清俞思谦《海潮辑说》(有《艺海珠尘》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另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古代潮汐论著选译》中亦收有该书。 海涛志又称《海峤志》。潮汐学著作。唐窦叔蒙撰。约成书于大历年间,保存在清俞思谦《海潮辑说》中。分成因、涛历、涛日时、涛期、朔望体象和春秋仲涛涨解六章。继承东汉王充的“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理论,提出“潮汐作涛,必符于月”的原理。利用古代天文历算法进行天文潮时推算,自广德元年(763)冬至上推太初上元冬至为79379年、28992664日,积涛(潮汐次数)56021944次,得出潮汐周期为12小时25分14.02秒。用直角坐标法绘制涛时推算图,知道当天月相,依图即可查出当日两次高潮时辰,亦可反查。论述正规半日潮区的潮汐有关日、月、年的周期。探讨了分点潮问题。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潮汐学专文。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