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魏三路攻吴 |
释义 | 魏三路攻吴魏嘉平四年(252)十一月,魏王下诏命王昶等三路攻吴。十二月,王昶率军进攻南郡(今湖北汉水以西,江陵、当阳一带);毋丘俭发兵武昌(今湖北鄂城);胡遵、诸葛诞率七万军攻取东兴(指今安徽巢县东南之东兴堤,堤左右结山峡,所筑两城)。吴太傅诸葛恪领兵四万,昼夜兼行,赶奔东兴救援。 胡遵命令诸军做浮桥渡濡须水(即东兴堤所遏之水),在堤坝上布阵,分兵攻两城。城池地势高峻,很难一时攻克。当时吴将丁奉认为大军行进速度迟缓,如果对方占据有利地形,则难以取胜,请求急速进军。于是,丁奉率部下三千人长驱直入,只两天就达东关(今安徽巢县东南,濡须水所经之处。)这时,天降大雪,十分寒冷,魏将胡遵等正置酒高会。丁奉见此情景,对部下士卒说:“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资治通鉴·魏纪七》)让兵卒都脱下铠甲,去掉矛戟,只兜鍪刀楯,倮身沿堤前进。魏军望见,大笑吴军,也不加防守。吴兵趁机一哄而上,破魏军前屯,魏军惊慌逃走,争渡浮桥,桥坏断绝,兵卒自投于水,更相践踏。前部都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都死在乱军之中,死者达数万人。韩综乃吴叛将,首级送回,祭吴大帝庙。吴军获车乘、牛马、骡驴各以千数,物品堆积如山。大获全胜,振旅而归。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