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鬼谷子 |
释义 | 《鬼谷子》旧题周楚鬼谷子著。系后人伪托。《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列入纵横家,共三卷。今本为南朝梁陶弘景所注,共三卷,十二篇,作为道家学说。一说“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史记·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内容为专讲当时“游说权谋之徒”的阴阳权术与诡辩术,如捭阖术、钩箱术、揣摩术等。 鬼谷子①亦称鬼谷先生。战国时人,居于鬼谷,因以为号。《史记·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扶风池阳、颍川阳成,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相传为苏秦、张仪师,纵横家之祖。又传著有《鬼谷子》。今本《鬼谷子》三卷,系后人伪托。②书名。旧题周楚鬼谷子撰,凡三卷。或说系苏秦之书,或说东汉人本《苏秦》三十一篇、《张仪》十篇而作,或说魏晋人作,均无确证。《汉书·艺文志》未著录,《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为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作二卷,后人注为三卷。书中多述揣摩、捭阖等纵横游说之术,又有“知性寡累”、“知命不忧”等思想,近老氏之说。唐柳宗元《辨鬼谷子》以为“言益奇而道益狭”。旧有乐壹注、皇甫谧注,皆佚。今存残本,系南朝梁陶弘景注。 鬼谷子相传战国时楚人。隐居鬼谷,因称鬼谷子,原名不详。其学说前后不一,以黄老“心术”论世,讲求内外损益,养性持身之道,而后演变为纵横捭阖之术,为纵横家所宗。《史记》载,苏秦、张仪具事其学术。《风俗通义》:“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唐柳宗元批评说:“鬼谷子言益奇,而道益狭。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辩鬼谷子》)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