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晁说之 |
释义 | 晁说之(1059—1129)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字以道,一字伯以,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元丰进士。苏轼尝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荐之。元符三年(1100)知无极县,应诏上书,指斥王安石及绍述诸臣政事之非,遂入邪等,奉嵩岳祠,监陕州集津仓。靖康初召为秘书少监,进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力谏钦宗不可割让三镇予金,反对放弃汴京,为言者所论,落职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授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以病不赴。生平博极群书,尤精于《易》。工诗,善画山水。著述数十种,今存《儒言》、《晁氏客语》、《景迂生集》。 晁说之(1059—1129)宋文人、画家。字以道。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任兖州司法参军。元符三年(1100)知定州无极县。上书得罪,罢监陕州集津仓。靖康元年(1126)除秘书少监,迁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因反对放弃汴京落职。平生博极群书,精于《易》学,笺疏自成一家。工诗能文。其《明皇打毬图》、《思四明所居》或意存讽谕,或抒泄旅恨,句律谐婉,诗风清俊。善画山水。著述甚丰,然散佚过半。除《景迂生集》外,又有《晁氏客语》一卷。生平事迹见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二九《跋晁以道书传》、邵博《祭晁待制先生文》(《嵩山文集》附录)。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