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晁错削藩 |
释义 | 晁错削藩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谋为淫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景帝前元三年 (公元前154年),晁错又上书指出诸侯王封地过大,且倚势阴谋作乱,对朝廷形成严重威胁。必须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以弱其势。他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景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削楚东海郡、赵常山郡、胶西六县。当议削吴地时,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西等六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