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赵鼎 |
释义 | 赵鼎(1085—1147)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元镇。崇宁进士。南渡后,历右司谏、殿中侍御史,陈战、守、避三策,为御史中丞。绍兴四年(1134),任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五年,迁左相,与右相张浚论事不合,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绍兴府。后复入相。荐胡寅、吕本中等,言秦桧可共大事,但终以力辟和议,为秦桧所倾,一贬再贬,安置潮州,杜门谢客,不问时事。后移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西北),绝食而死,谥忠简。著作有《忠正德文集》等。 赵鼎(1085—1147)宋政论家。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出为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南渡后,历右司谏、御史中丞等。高宗绍兴四年(1134)任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时金兵大入,鼎力主进讨,连败金人。五年迁左相,与张浚论事不和,出知绍兴府。七年复入相,受秦桧倾挤,一贬再贬,移吉阳军三年,后绝食而死。谥忠简。《宋史》本传称其“为文浑然天成,凡高宗处分军国机事,多其视草,有拟奏表疏、杂诗文二百余篇,号《得全集》”。其文皆因事而发,“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四库全书总目》)。古今体诗与文章风格近,不假藻饰,朴实自然。其词颇为疏朗豪健。著有《忠正德文集》十卷、《建炎笔录》三卷。生平事迹见《宋史》卷三六〇。 赵鼎 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号德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山西)人。通经史百家之书。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河南洛阳令,擢为开封士曹。金人陷太原,朝廷认割三镇地,他反对。金军入京师,议立张邦昌,他和张浚等避入太学,不书议状。高宗即位后,任侍御史、御史中丞,对金主战。绍兴四年(1134),升参知政事,荐用岳飞收复襄阳六郡,旋又以知枢密院事督川、陕军事,未几,拜右相。决策击退伪齐和金的联军。五年升左相,荐大将张浚为右相,督诸路军马。六年知绍兴府,七年复左相,绍兴八年(1138),金人遣使议和,他反对。因争地界,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为奉国军节度使,秦桧徙其知泉州,又指使御史弹劾他,谪官居潮州(今广东潮州)。五年,再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仍被秦桧胁迫不已,三年后,不食而死。他曾自题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潮。”忠义凛然,为人所钦仰。绍兴中,他曾监修神、哲二宗《实录》,高宗亲书“忠正德文”四字作为赏赐。有《忠正德文集》等。赵鼎善文、诗、词。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黄升称其词“婉媚,不减《花间集》”(《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余,无忝作者,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他身经靖康之变,词中不乏伤时念乱之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