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赵整 |
释义 | 赵整东晋时前秦诗人。一名正,字文业。洛阳清水(今属河南)人,或云济阴(今属山东)人。仕苻坚,为著作郎,迁黄门侍郎、武威太守,官至秘书侍郎。性度敏达。曾以诗谏坚。坚败后为僧。《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一一四。 赵整十六国时略阳清水(今属甘肃)人,一说济阴(治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字文业。一名正。年十八,为前秦主苻坚著作郎。迁为黄门侍郎、武威太守。好直言,上书及面谏前后五十余事。坚宠信鲜卑贵族,幸嬖慕容垂夫人,宴群臣令以极醉为限,他曾作歌以谏。坚分徙氐户于诸镇,又援琴而歌:“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欲出家,坚不许。太安元年(385)坚卒,遂遁迹商洛山,更名道整。专精经律。年六十余,终于襄阳(今湖北襄樊)。 赵整 生卒年不详前秦大臣,后出家为僧。一名正,字文业,略阳清水人(或云济阴人)。十八岁仕苻坚为著作郎,后迁黄门侍郎,武威太守。有妻妾而无子,时人谓之阉人。性情豁达机敏,博闻强记,善属文,好讥谏作为苻坚的文学侍臣,常以含蓄谐谑的诗歌形式劝谏。苻坚听其曲,识其音,很欣赏他的机智。苻坚好酒,一日与群臣共饮,以极醉为限。赵整遂作《酒德之歌》,提醒苻坚“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的历史前鉴。苻坚分遣十五万户氐人到关陇以外的重要方镇落户,以巩固氐人对新征服地的控制,关中氐人的力量被消弱,鲜卑、羌、羯在关中的势力反而增大。赵整深感忧虑,抚琴作歌道:“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提醒苻坚散氐人,留鲜卑的恶果,坚笑而不纳。类似的轶事很多。当时关中佛法盛行,整崇仰佛法,极力护持翻译佛经的文化事业。整闻罽宾僧人僧伽跋澄能诵《阿毗昙毗婆沙》,就请人录下梵文,组织翻译,赵整亲自校正文义。又因汉译佛经缺少四部《阿含经》,赵整请道安等大集长安城中精通义学的高僧,由昙摩难提主译《中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时值西燕慕容冲攻城甚急,长安危困,整慕法情深,忘身为道,在如此危急情况下,还能传译大部佛经,其功不可没。后屡欲出家,苻坚怜而未允。及坚死,方遂其志,更名道整。作颂道:“我死何以晚,泥洹一何早?归命释迦文,今来投大道。”遁迹商洛山,专攻经律。后与晋雍州刺史郗恢共游,卒于襄阳,终年六十余岁。据《史通》载,整还从事前秦国史的撰修,死后,由冯翊郡的车频续成其书。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