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人有十等
释义 人有十等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度。《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供)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在十等中,王、公、大夫、士四等,属于贵族;皂、舆、隶、僚、仆、台六等,属于奴隶。一说皂、舆以下乃低级官吏。至于养马的“圉”与牧牛的“牧”,是在十等以外的。

人有十等 

我国奴隶制社会把人分为十个等级。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共十个等级,即(《左传·昭公七年》)所谓的“人有十等”。这十个等级中的前四个等级,即:王、公、大夫、士,属于大小奴隶主贵族;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属于庶人和奴隶。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