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襄阳起兵 |
释义 | 襄阳起兵齐末,东昏侯荒淫无道,大杀群臣,各地叛乱迭起。雍州刺史萧衍素有大志,被东昏侯猜忌。东昏侯派人前去暗杀,未遂。永元二年(500)十一月,萧衍得知其兄萧懿被东昏侯害死,乃于襄阳(今湖北襄樊)起兵。对部下说:“昏主暴虐,恶逾于纣,当与卿等共除之!”很快便聚集甲士万余人,马千余匹,船三千艘。东昏侯派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率兵三千西上,准备汇合荆州刺史萧宝融一起讨伐萧衍。萧宝融乃东昏侯同母弟,封南康王,时年十三岁,大权掌握在长史萧颖胄手中。萧衍巧施反间计,迫使萧颖胄杀掉刘山阳,拥立萧宝融为主,联合萧衍,共讨东昏侯。次年正月,萧衍率军从襄阳出发,东下建康,各地响应。三月,萧宝融在江陵(今湖北江陵)称帝,改元中兴,是为齐和帝。任命萧颖胄为尚书令,萧衍为尚书左仆射。东昏侯调大军西上,至加湖(今湖北黄陂东南)被义军击败,全军覆没。不久,鲁山(今湖北沔阳东)、郢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尽为义军攻占。萧衍顺流东下,江州刺史陈伯之归降,遂克寻阳(今江西九江)。九月,萧衍率大军逼进建康,连败官军。十月,萧衍率义军克新亭、东府、石头、白下诸城,包围台城。时城中犹有七万精兵,但由于东昏侯不得人心,军无斗志。东昏侯尤其吝惜金钱,不肯赏赐将士,又听信谗言,故军民皆盼建康早陷,不肯用力,大将王珍国、张稷惟恐城陷后遭祸,遂与萧衍相约,联结东昏侯身边的人于十二月杀东昏侯,迎萧衍入城。然后以宣德太后令,任萧衍为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总揽朝政。萧衍有受禅之志,而又不好开口。沈约、范云即劝他早日夺位,以免落于人后。中兴二年(502)正月,萧衍进位相国,封梁公。二月,再进爵为梁王。齐和帝萧宝融从江陵东下,至姑孰(今安徽当涂),见大势已去,遂下诏禅位于梁王。四月,萧衍在建康称帝,改元天监,国号梁。废齐和帝为巴陵王,既而杀之。齐亡,共七帝,历二十三年。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