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莱阳抗捐
释义

莱阳抗捐 

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清斗争。1910年(宣统二年)山东莱阳县官朱槐之借举办“新政”为由,勾结地方劣绅,巧立名目增加税收,苛捐杂税一时多达数十种。加之当地遭受霜灾,粮价昂贵,奸商劣绅囤积居奇,人民生活极为困苦,万难忍受官府的横征暴敛。5月21日(四月十三日)四乡农民数千人在联庄会首领曲诗文的带领下拥入县城,向贪官劣绅清算被侵吞的积谷,并反对各项捐税。朱槐之被迫表面应允,但事后不仅依旧强征苛捐,还准备镇压群众, 6月12日(五月六日)数千农民再次进城围攻县衙,打击富豪大户,迫使官府谈判。官绅玩弄花招,表面上答应群众要求,暗中派人向山东巡抚请求派兵镇压。山东巡抚孙宝琦派来大批军队对群众进行残酷镇压,炮轰村庄,肆意奸淫抢掠,杀伤乡民数百。曲诗文集众数万,驻守要隘与清军激战,抗捐斗争发展成反清武装起义,坚持两个多月,终因实力相差悬殊而失败。这次斗争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莱阳抗捐山东莱阳知县朱槐之以兴“新政”筹“自治”为名,滥增新捐数十种。清宣统二年(1910)春,莱阳久雪,地主奸商乘机高抬粮价。在曲诗文领导下,莱阳农民组织联庄会,要求以积谷抵充捐税。因积谷已被官绅吞蚀,数万乡民冲进县城请愿,要求将积谷发还,减免人丁税和浮收钱粮,朱被迫允许,被清政府革职。新任知县奎保强照旧科收捐,并派兵捉拿曲诗文。乡民愤而捣毁巡警局,毁大户,捉富豪。山东巡抚孙宝琦派大军镇压,莱阳人民纷起自卫,起义队伍发展至十几万人,坚持两月,至六月失败。莱阳附近的海阳、荣成、曹州农民亦曾卷入这一斗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