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荀子
释义


《荀子》战国荀子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西汉刘向《孙卿新书叙录》定为三十二篇。唐杨倞改名为《荀卿子》,简称《荀子》。今本《荀子》即杨倞据刘向辑本重新编排的。其中《君子》、《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或系门人弟子所记(参见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一说认为《仲尼》亦为后人之作(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内容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集中阐述自然观的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性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非十二子》和《解蔽》的一部分是对先秦诸子的批判总结。《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主要注释本有唐杨倞《荀子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等。
荀子亦称《荀卿新书》、《孙卿子》。儒家著作。战国荀况著。刘向《别录》作《孙卿子》三十二篇,《隋书·经籍志》作《孙卿子》十二卷。今本乃唐杨倞所注,改名《荀子》,分二十卷,共三十二篇。其中多数篇章为荀况自作,少数出于门人记述。其文长于论辩,说理精透,结构严密,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用譬喻,多排偶句,形成质朴又醇厚的独特风格,对后世说理文有一定影响。又有五篇短赋,为一种散文式的赋体;另《成相辞》篇,运用说唱形式表达作者政治思想,有人认为乃后世弹词之祖。《劝学》、《正名》、《儒效》、《乐论》、《非相》等篇,论及与文学有关问题。大旨宣扬人性本恶,强调后天努力的必要性。其中“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大略》),尤被重视。对言辞辩说的要求是“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道”即儒家的礼义道德,认为《诗》、《书》、《礼》、《乐》皆归之(《儒效》)。实开后世文章必须明道、征圣、宗经之先河。而《乐论》论及诗乐的产生与政治的关系等特有的社会作用,既继承孔子等人的儒家传统,又有不少发展,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通行有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本,梁启雄《荀子柬释》,商务印书馆1936年刊印。
荀子①(约前313—前238)战国末赵国人。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初游学于齐。齐湣王末年,上书说齐相,不用。去齐适楚。齐襄王时返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学长)。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应聘至秦,见秦昭王及秦相范雎。赞赏秦国之政治清明,民风淳朴。后返回赵国,曾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论兵法。约于楚考烈王八年(前255),任楚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著书授徒以终。弟子甚多,以韩非、李斯和汉初传授《诗经》之浮丘伯最著名。出身儒家,尊崇孔子,又广泛吸取各家精华。其思想“近于法家”,“又有近于墨家者言”(傅山《荀子评注》手稿)。对先秦哲学进行总结。批评天人合一和世俗迷信,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指出天无意志,而是按客观的自然法则运行的。强调“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认为人有认识事物之能力,事物可以被认识:“凡以(一说“以”上当有“可”字,一说“以”当作“可”)知,人之情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重视感性认识的作用,也重视“征知”即思维的作用。特别强调“解蔽”,即克服妨碍正确认识之各种片面性,并把学和“行”提到重要地位。反对庄子、惠施、公孙龙“以名乱实”,主张“制名以指实”。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即人之生理本能,天生好逸恶劳,只有礼法仁义才能“化性起伪”,使之改恶向善。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尊“礼”为“道德之极”。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量度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先王制礼即为了有分别地“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同上)。说理透彻,思想谨严。著有《荀子》传世。②书名。战国荀况著。三十二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刘向《叙录》说该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后经唐杨倞重新编排,改名为《荀卿子》,简称《荀子》。《天论》论述唯物论自然观;《非相》破除迷信;《正名》表述认识论和逻辑思想;《性恶》讲人性论;《解蔽》述法论;《王制》、《富国》记社会政治思想;《礼论》探索礼之理论根据;《乐论》是关于音乐的理论;《劝学》、《修身》提出教育理论;《议兵》提出军事理论;《非十二子》对先秦各学派予以评论性总结;《成相》以民歌体裁叙述政治思想;《赋》则为文学作品。三十二篇大部为荀子作,而《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和《尧问》诸篇疑为荀子后学的杂记。注本主要有唐杨倞《荀子注》、清谢墉、卢文弨《荀子篇释》、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等。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齐湣王末年(约前285)适楚。齐襄王时,返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学长)。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6),应秦昭王聘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近“治之至也”(《荀子·强国》)。后曾回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强调“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仁人之兵,王者之志”(《议兵》)。后又继赴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令。春申君死,从此废居兰陵,著书终其一生。韩非、李斯尝为其弟子。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王制》),“法者,治之端也”(《君道》),“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强国》)。强调封建等级制,反对世袭制。哲学上发展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批评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肯定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识论上,提出“形具而神生”,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依赖于人的形体。肯定世界的可知性,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和思维能力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知的辨别和验证。认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针对“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的“心术之公患”,提出“解蔽”的主张,认为要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须“兼陈万物而中县衡”(《解蔽》),使心“虚壹而静”。但又夸大心的作用,认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同上)。并推论出君子是“治万民”的主宰。反对性善论,首创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去“化性起伪”。重视环境(“注错习俗”)和教育(“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用“明分使群”的观点来说明“礼”即国家制度和伦理道德的起源。认为人的物质欲望“无度量分界”而财物有限,必会产生争乱,于是“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礼论》),达到“以义制利”。又提出“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论。强调善起于“习俗”和“强学而求”,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达到“至于礼”的圣人境界。在逻辑学上,建立正名逻辑的体系。分析了辩说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提出“名”、“辞”、“说”、“辩”等各种思维形式,阐述了思维规律和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则。提出“所为有名”、“所缘以同异”、“制名之枢要”的“正名”三原则,及单名、兼名、别名、共名、大别名、大共名、宜名、实名、善名等“名”的分类。批判了“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民”、“用名以乱实”三种诡辞。认为辞是“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其作用是表达思想,“务以白其志义”(《正名》)。重视“类”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以类度类”、“以类行杂”、“类不悖,虽久同理”、“类不两可”以及“推类而不悖”等原则;强调“辩说”的“符验”、“辨合”,“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性恶》)。这些逻辑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学思想方面,肯定对于声、色等感官愉悦的追求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但主张由“礼”加以约束和调节。提出“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劝学》),强调人格完美。又提出“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命题,把自然之“性”视为美之基础;把后人、人为之“伪”视为加到对象上去的美之形式。“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胜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提出“形具而神生”的观点,不但对后世无神论思想有重大影响,同时对后世美学上的“形”、“神”关系问题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曾作《乐论》,主张将“乐”纳入“礼”的轨道,认为“乐合同,礼别异”,礼与乐乃相辅相济。肯定音乐艺术能起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同上)。在经济上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众农夫”等主张。所作散文说理透辟、结构谨严。有《荀子》。
荀子(约前313—约前238)战国思想家、文学家。名况,时人又尊称为荀卿,因荀、孙音近,故又称“孙卿”。赵国人。齐湣王晚年与齐襄王期间,两度游学稷下,齐惠王时被奉为最富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祭酒,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后被谗,去齐至楚,楚相春申君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子罢官,遂居家著书数万言,死后葬兰陵。政治上主张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同;又主张霸力,法后王,又与孟子异。重视民心向背,宣称“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荀子·正论》)。哲学上主唯物主义观点,提出“天行有常”(《荀子·天论》)的命题;主张“性恶论”。文学上,荀子为迄今所知作赋第一人。《汉书·艺文志》载其赋十篇。今《荀子·赋篇》中存有《礼》、《知》、《云》、《蚕》、《箴》五首小赋,以四言韵语为主,亦杂有散文形式,颇类谜语。其文学观点守质尚用,反对繁复,主张文学为政治服务,强调学习儒家的五经。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文风犀利,磊落宏伟,辞采纷呈,《劝学》可为代表;赋风清丽,有民歌韵味。班固认为:“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汉书·艺文志》)著有《荀子》(又名《孙卿书》)。生平事迹见《史记》卷七四。

荀子  前313—前238

名况,当时人尊称之为荀卿,汉人避宣帝(刘询)讳,称孙卿。他是战国末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生卒年代已难确定,其学术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至2328年。齐威王、宣王时期,荀子曾游学于齐国的稷下。齐襄王时,荀子在齐国的名声达到最高峰。后因不得志,他便去了楚国,为楚春申君赏识,授职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也再次失志。后因发愤著书而死,葬于兰陵。荀况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他所著的《荀子》一书中。《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以哲学、政论文章为主。
相关词:
  • 《荀子》
  • 荀子的赋曲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