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亡
释义 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亡周初姜太公(尚)的军事思想。周武王九年,武王“观兵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又过两年,姜太公随武王率军伐纣,并联络庸、蜀、羌、卢等部大举进军。军行至汜水牛头山,风云突变,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大旗断折,战鼓崩毁,武王的骖马也惶震而死。诸军士皆以为师行不利,周公取龟甲、蓍草占卜,结果龟灼不吉,卜筮告凶。周公急请还师,而姜太公则力主坚决进军,曰:“用兵者,顺天之道未必吉,逆之不必凶,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亡。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智将不法,而愚将拘之。若乃好贤而能用,举事而得时,此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不待祷祀而福从。”并认为:“今纣刳(音哭,剖开,挖空)比干,囚箕子,以飞廉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见《通典》卷一百六十二)在如此久远、卜筮盛行的年代,姜太公能不惧鬼神,不拘卜筮,表现了鲜明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点。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