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臧琳(1650—1713)清江苏武进人,字玉林。康熙间补县学生,治经以汉注、唐疏为主。教人从《尔雅》、《说文解字》入手,以为不解字义,便无以读书;不通训诂,便无法明了经义。阎若璩称其深明两汉之学,钱大昕校定其书,推重其务实而不近名。著有《尚书集解》、《经义杂记》。 臧琳(1650—1713)清经学家。字玉林。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康熙年间,补县学生。后绝意科举,以读经考古为务。生平博观群书,长于两汉之学,尤精《说文》、《尔雅》。主张治经应据汉注唐疏,由字、词训诂以明道,谓:“不识字何以读书,不通训诂何以明经”(《清史稿·儒林二》)。以日常读经心得,积文成《经义杂记》,皆会粹唐以前经师之说,以供后人参考征订。另有《尚书集解》、《尚书考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