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胥靡
释义 胥靡①一作縃縻。(1)服苦役者的一种称谓。《庄子·则阳》:“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胥靡有的来自战俘。《墨子·天志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有的来自罪犯。《韩非子·六反》:“刑盗,非治所刑也;治所刑者,是治胥靡也。”胥靡之本义历来众说纷纭。一说为刑罪之名。《吕氏春秋·求人》:“傅说,殷之胥靡也。”高诱注:“胥靡,刑罪之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贞索隐引晋灼曰:“胥,相也。靡,随也。古者相随坐,轻刑之名。”一说因被绳索牵连在一起劳动而得名。《汉书·楚元王传》颜师古注:“联系使相随而服役之,故谓之胥靡,犹今之役囚徒以锁联缀耳。”(2)奴隶。《韩非子·内储说上》:卫嗣君时,有胥靡逃之魏,“请以五金买之”。(3)贫困之称。《荀子·儒效》:“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此胥靡非谓刑徒之人也。胥靡者,空无所有之谓。”②春秋郑邑,后入于周。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楚伐郑,侵胥靡;昭公二十六年(前516)王子朝作乱,“王入于胥靡”,皆即此。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