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翦伯赞 |
释义 | 翦伯赞(1898—1968)现代史学家。湖南桃源人。早年就读于北京政法专门学校,1924年留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26年回国后,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历史学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在20世纪30年代曾作《历史哲学教程》,总结了中国社会史论战及其后十年的史学发展,较全面深刻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后又撰《中国史纲》,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剖析了商、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以及我国自战国至秦汉社会性质的转变,系统阐述了殷商奴隶社会说、西周封建社会说等古史分期观点。从50年代初开始,首先发起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并亲自主编其中的《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两个专题。从1961年春开始,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材编审组组长,主编通用教材《中国史纲要》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其中《中国史纲要》,是论述自原始社会到“五四运动”前的一部通史,比较全面表达了他的史学思想。主要论著还有《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先秦史》、《秦汉史》等。今人编有《翦伯赞全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