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端平更化
释义

端平更化 

南宋理宗时一次政治改良活动。理宗即位后,权臣史弥远以拥戴之功擅政,独相达九年。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十月,史弥远死,理宗始得亲政,遂诏改明年为端平元年。命郑清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罢逐史氏亲信同党,召还被贬窜的真德秀、魏了翁等十几名朝臣,委以重任,意欲改良政治。时人比为“元祐更化”,号为“小元祐”,实际效果甚微。
端平更化宋理宗初年,史弥远以拥立之功专权,独相九年。至绍定六年(1233)十月死,理宗始得亲政,改明年为端平元年,罢斥史弥远的亲信,召还被其贬逐的真德秀、魏了翁等十余人,任以要职,时号“小元祐”,亦称“端平更化”。时真德秀名望最高,人谓其来,乃真儒之用,立可致治。及任参知政事,专以尊重道学为要义,于国计民生无所建树。其他诸臣,亦略相似。

端平更化 

宋理宗初年(宝庆元年,即1225),史弥远以拥立之功专权,独占相位九年。到绍定六年(1233)十月死,宋理宗才开始亲自了解朝政,改明年为端平元年(1234),罢免斥责史弥远的亲信,重新召回被史弥远贬逐的真德秀、魏了翁等十余人,任以重要职务,时号“小元祐”,也称“端平更化”。当时,真德秀名望最高,人称他的到来,就是真儒之用,立可致治。到他任参知政事,专以尊重道学为要义,而于国计民生无任何建树,其他诸臣,也基本上都一样。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