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理学宗传 |
释义 | 《理学宗传》明清之际孙奇逢著。二十六卷。以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陆九渊,明薛瑄、王守仁、罗洪先、顾宪成十一人为主(卷一至卷十一),以从汉到明的其他儒者为辅(卷十二至卷二十五),叙述宋明理学的道统。卷二十六为附录。主要人物均有生平、著作及评语。推崇程朱陆王,贬低佛教。主张“理者,乾之元也,天之命也,人之性也”(《自序》)。认为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与禅宗不同,并不与孟子的性善“相悖”(《义例》)。收入《孙夏峰全集》,有清刻本。 理学宗传书名。明末清初孙奇逢撰。二十六卷。旨在表彰儒学统宗,弥合宋、明以来朱(熹)、陆(九渊)异同之门户纷争,合“诸儒于一堂”,以确立王(守仁)学的正统地位。前十一卷载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南宋朱熹、陆九渊,明薛瑄、王守仁、罗洪先、顾宪成,共十一人,是为理学“大宗”,称为“宗传”。十二至二十五卷载宋、明“诸儒”百余人,并推源至西汉董仲舒,东汉郑玄,隋王通,唐韩愈、李翱。第二十六卷为补遗,附录“与圣人端绪微有不同”之宋、明学者六人,以示“内外”之别。各卷首著录学者小传,次为著述摘编,末为后人及作者评语。为宋明理学史之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