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日俄战争
释义

日俄战争 

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突然袭击沙俄所侵占的旅顺口,日俄战争爆发。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沙俄海陆军均遭失败,日本虽占上风,但也大伤元气。当双方打得精疲力尽时,美国出面调停。1905年9月(光绪三十年八月)日俄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承认朝鲜为日本保护国;割让库页岛南部给日本,沙俄将从中国攫取的旅大租借地及其附属特权和中东铁路支线长春至大连段及有关一切特权无偿地转让给日本。根据这个分赃条约,日俄重新在中国东北划分了“势力范围”。接着,日本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谈东三省事宜条约》及《附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日本在南满的侵略特权,允许开放辽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十六个城市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奉天(今沈阳)、营口、安东(今丹东)划定租界和经营安奉铁路;允许日本在鸭绿江右岸采伐森林等。日俄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使日本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东北地区。
相关词:
  • 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时的局外中立
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东亚霸权,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和进一步侵略朝鲜在中国领土上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4.2.8)爆发,是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停泊在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清政府屈服于日俄两国之压力,于二十七日宣布“局外中立”,并将辽河以东地区划为“交战区”。战争历时年余,俄军水陆俱败,经美国斡旋,次年八月七日(9.5)日俄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从俄国手中取得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所有特权。

日俄战争 

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俄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1903年7月,日俄就两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进行秘密会谈,日本提出以承认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支配权来换取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支配权。日本采取惯用手法,一面,它的首相伊藤在彼得堡磋商,一面,于1904年2月8日,东乡的舰队已进入旅顺口袭击俄国舰队。2月10日,双方同时宣战。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夺中国领土的帝国主义战争,清政府却卑怯地声明:日俄两国都是它的“友邦”,它在战争中保持“局外中立”。它把辽河以东划为战区,听任战火在我国领土上燃烧。在战争中,我国人民遭屠杀,房屋被焚毁,财物被抢掠,许多田地荒芜了。1905年1月,日军攻陷旅顺口。3月,又在沈阳附近击溃俄国陆军主力。5月,俄国从波罗的海调来增援的舰队,也在对马海峡被日军击溃。1905年9月5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调停下,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的朴茨茅斯签订和约。该约完全不考虑中国的意见,俄国把它在南满的全部侵略权益自行转让给日本。为了迫使中国承认日本在南满继承俄国的地位,从1905年11月17日至11月22日,中日双方开了二十二次会议,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它比俄国攫取到更多的南满的权益。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