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筠 |
释义 | 王筠①(482—550)南朝梁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元礼,一字德柔。王僧虔孙。起家临川王行参军,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并掌东宫管记,为昭明太子所倍重。官至太子詹事。以能文与声韵为世所称。编次所作,以一官为一集。自太子洗马历中书郎、尚书吏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临海太守,至太府卿,各为十卷,又度支尚书三十卷。凡一百卷。②(1784—1854)清山东安丘人,字贯山,号菉友。道光举人。曾任山西乡宁县知县。为官不废治学,博涉经史,治《说文》前后三十余年,所著《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句读补正》、《说文补正》、《说文系传校录》,合称《王氏说文五种》。 王筠(1784—1854)清文字学家。字贯山,一字箓友。山东安丘人。道光举人。官山西乡宁知县。博涉经史,尤精《说文》之学。著《说文释例》,专订许慎、段玉裁之误。又著《说文句读》,疏解许说,贯以己意,为治《说文》之名者,与其《说文补正》、《句读补正》、《说文系传校录》,合称为《王氏说文五种》。另有《禹贡正字》、《毛诗重言》、《四书说略》等。 王筠(481—549)南朝梁文学家。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幼警悟,七岁能属文。清静好学,有才名。初为临川王行参军,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并掌东宫管记,为昭明太子萧统所器重。历官司徒左长史、临海太守。太清三年(549)简文帝即位,为太子詹事。后遇乱,惊惧坠井卒。其诗文甚为沈约所赏爱,称其诗“实为丽则”,尝云:“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昭明太子哀策文》叙事述情,文质相称,为当世所嗟赏。其诗清切鲜丽。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詹事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三、《南史》卷二二。 王筠 481—549南朝梁文学家。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幼年好学,读《五经》,皆七八十遍。七岁能写文章,十六岁作《芍药赋》,以文美扬名。起家为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尚书令沈约每见其文,辄反复吟咏,以为不及。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并掌东宫管记,昭明太子甚器重之。后又历任尚书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临海太守、秘书监、度支尚书。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侯景叛军逼进建康,他恰好未在城中。次年,简文帝即位,授太子詹事。因旧宅被乱兵所焚,寓居国子祭酒萧子云府中,夜里忽然有盗来攻,竟惊惧坠井而亡。虽身材矮小,然博学善文,名重当世。沈约誉之为“当今王粲”,常对梁武帝说:“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文集一百卷,皆佚。明人辑有《王詹事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