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磐 |
释义 | 王磐①(?—46)东汉初年人,字子石。王莽从兄平阿侯仁之子。新莽败亡,拥巨资居故国,喜士好施,名扬江、淮间。东汉初,游京师。与卫尉阴兴、大司空朱浮等相善。马援观其言行,曾谓其必败。后果与司隶校尉苏邺狱事相连,死于洛阳狱中。②(1202—1293)金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字文炳,号鹿庵。正大进士。蒙古兵南下,避难淮、襄间,任南宋小吏。元太宗八年(1236)北归,为杨惟中收容,寓河内(今河南沁阳),又被东平总管严实聘为师。中统元年(1260),世祖立十路宣抚使,遂任益都、济南等路宣抚副使。后入为翰林直学士,协助世祖制定礼仪。三年,出任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以打击贪暴为郡人称颂,复入为翰林学士。至元间,世祖欲用兵日本,他竭力反对。后年老辞官。有《王文忠公集》,已佚。 王磐(1202—1293)金元之际文学家。字文炳,号鹿庵。永年(今属河北)人。金末进士,入元后历任益都等路宣慰副使、参议行中书省事、翰林直学士、翰林承旨、太常少卿等。其论文力主独创;文词波澜宏放,浩无津涯;作诗述事遣情,闲逸豪迈,不拘一律。著有《鹿庵集》。《元诗选》二集录其诗十一首。生平事迹见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二四《跋商季显所藏王鹿庵先生诗》、《元史》卷一六〇。 王磐(约1470—1530)明散曲家。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出身仕宦之家,少时薄科举,不应试,筑楼高邮城西,与当时文士谈咏其间,自号西楼。纵情山水诗画,尤善音律,度曲清丽。正德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以征丁役,骚扰民间,磐因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清钱谦益《列朝诗集》谓王磐“工题赠,善谐谑,与金陵陈大声并为南曲之冠”。王骥德《曲律》以为“小令北调,王西楼最佳,如《咏浴裙》、《睡鞋》等曲,首首尖新”。江盈科《雪涛诗话》称其“材料取诸眼前,句调得于口头,朗诵一过,殊足解颐。其视匠心学古,艰难苦涩者,真不啻啖哀家梨也”。著有散曲集《西楼乐府》,另有《西楼诗集》、《野菜谱》。生平事迹见《列朝诗集小传》丙集、《万历扬州府志》卷一八。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