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淮南格物 |
释义 | 淮南格物明王艮格物说。旨在发挥儒家“修齐治平”思想。因其家居淮南泰州,故名。以尊身立本为主旨,谓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身为本,天下国家为末。训格物之“格”如格式之格,“即絜矩之谓”。以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矩正则方正,方正则成格。故其主张尊重自我,强调“爱身如宝”(《王心斋先生全集·明哲保身论》),以为“身且不保,何能为天地万物主?”(同上,《王艮年谱》)然保身又须修身以爱人,不爱人则不能保身,故希望建立“我之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语录》)的和谐关系,谓之“立本”,“明德止至善”,“亲民止至善”(同上,《答问补遗》),以期实现所谓“人人君子,比屋可封”之王道政治。 淮南格物明王艮在儒家“格物”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格物说。因王艮是泰州人,而泰州地处淮南,故称。王艮与其师王阳明之说侧重点有所不同,“王公论良知,艮谈格物”(《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一》)。王艮在入王门前,通过独立探索形成了以“尊身立本”为主旨的“格物”说。在接受王学后,五十五岁时提出了更为成熟的“格物”理论。淮南格物主要依据《大学》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通过“正身”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他说:“格如格式之格。即后‘挈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挈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答问补遗》)由于淮南格物的“以身为本”说偏离了王阳明的“以心为本”的原则,且把自身放于天下国家之上,故被正统儒家视为异端,也使“淮南格物”成为最能体现王艮思想特色的学说。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