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沈郎钱 |
释义 | 沈郎钱又称沈郎五铢。东晋铜钱。其时主要使用旧钱,吴兴人沈充另铸小钱,俗称沈郎钱。其钱轻而薄,制作较精,铜色青白,圆形方孔,钱文“五朱”,或作“五金”,隐有外郭。沈郎钱或称“沈郎五铢”。东晋元帝大兴年间(318—321)吴兴郡(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沈充铸造。晋代自中原丧乱、司马睿过江立国,皆用孙吴旧钱或仿铸,轻重杂行,大者称“比轮”,小者谓“四文”,钱制混乱,大钱渐小。沈郎钱为大孔小钱,铜质,径三分(约2厘米),重1.5克。钱文“五朱”,或有“五金”。书体同汉钱。轮郭周正,小巧精美,后世多有载诵。《钱汇》载,晋沈郎小五铢,钱面有外廓而无内廓,背内外皆周廓,五铢字与汉钱同而小。李贺诗云“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路城。”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