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汉晋春秋 |
释义 | 《汉晋春秋》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五十四卷,编年体史书,记述了上起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迄西晋愍帝近三百年的史事。他在叙述三国历史时,以蜀汉为正统,魏为篡逆,以司马昭平蜀作为“汉亡而晋始兴”的标志,故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三国志》帝魏与《汉晋春秋》帝汉的正统与是非问题上认为:(《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自朱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以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迹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所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说明历代对正统问题的评判都是以现实需要为标准。此书久佚。今有黄奭辑一卷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及《黄氏逸书考》;汤球辑三卷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王仁俊辑一卷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 汉晋春秋书名。东晋习凿齿撰。五十四卷。记述东汉光武帝至西晋愍帝二百八十一年间的历史。编年体。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魏为篡逆,至司马昭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以晋承汉,故以名书。久佚。今有清黄奭、王仁俊辑本各一卷,汤球辑本三卷,分别收入《汉学堂丛书》、《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和《广雅书局丛书》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