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释义
①官名。春秋战国置。(1)下级军吏。《墨子·迎敌祠》:“校自门左,先以挥,木石继之。”孙诒让注:“校,盖军部曲吏。”(2)掌驾车马。同校人。《荀子·哀公》:“三日而校来谒,曰:‘东野毕之马失。两骖列、两服入厩。’”②官员通称。《广雅·释宫》:“校,官也。”③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汉武帝设八校,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每校兵数,少者七百人,多者一千二百人。统兵官称校尉。晋宿卫禁兵也有七军五校之名,每校千人。
教育机构之一。周代为乡学,汉代为侯国之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正韵》:“校,乡学为校。”《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