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艾蕪
释义

艾蕪1904——

原名湯道耕,字愛吾,筆名艾蕪、劉明,四川新繁 (今屬新都)人,1904年 (清光緒三十年) 生。幼年在縣高小讀書。未畢業考入成都聯合中學; 同年秋,又考入成都省立师範學校。畢業後,於1925年夏赴雲南昆明红十字會做雜役。1927年春赴緬甸,在克欽山中做馬店夥計;冬,至仰光,爲萬慧法師煮飯,後又做報館校對、小學教師、副刊編輯。1930年冬,被當地政府逮捕。1931年春押解至香港,後被逐回厦門; 同年4月,在上海寫作《太原船上》。次年春,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8年在湖南寧遠縣任小學教師。1939年春赴桂林,任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1944年夏赴重慶,從事創作。著有中篇小說《春天》、《落花時節》 (系《春天》續篇),長篇小說《故鄉》、《山野》等; 短篇小說《南國之夜》、《夜景》、《海島》、《芭蕉谷》、《荒地》、《秋收》、《黄昏》、《冬夜》等。1948年至1949年,在重慶大學中文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委員兼文化局局長、文聯副主席。1952年任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又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著有長篇小說《百煉成鋼》,短篇小說《夜歸》、《新的家》、《雨》、《春天的風》等; 散文集《初春時節》、《浪花集》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