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杨遇春
释义 杨遇春(1761—1837)清四川崇庆(今崇州)人,字时斋。武举出身。乾隆间屡从福康安征战,参与镇压田五、林爽文起义及反击廓尔喀入侵诸役。嘉庆二年(1797),从额勒登保赴湖北镇压白莲教起义,以擒义军首领覃加耀、张正潮、罗其清等功,擢陕西提督。十八年以参赞大臣从那彦成赴河南镇压天理教起义。次年,复至陕西镇压岐山三才峡木工起义。道光五年(1825),赴哈密平张格尔叛乱,事定,授陕甘总督。后病免。

杨遇春  ?—1837

字时斋,四川崇庆人。初以武举效用督标,为福康安所赏识,曾随军出兵甘肃、台湾、廓尔喀,因立战功,升为守备。乾隆六十年(1795),贵州苗民因不堪忍受清廷压迫,聚众纷纷起义抗清,杨遇春随军前往镇压。清军多次被起义军围困,他又以解围有功被提升为参将,后又任广东罗定协副将。白莲教起义时,杨遇春随从护军统领额勒登保至湖北进行镇压。嘉庆七年(1802),又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任命为固原提督,并晋为二等轻车都尉。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在河南滑县举行起义,迅速攻占了河南、山东一些城邑。清廷命陕甘总督那彦成,以杨遇春为参赞,前往河南进行镇压。杨遇春用地道轰破滑县县城,起义军首领李文成自焚牺牲。杨遇春被封为二等男爵。道光五年(1825),他代理陕甘总督。次年,张格尔在新疆发动叛乱,杨遇春率陕、甘兵前往哈密进行征讨。乱事平息后,实授他陕甘总督,并晋升为一等昭勇侯。道光十七年(1837)死去。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