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曲学
释义 曲学研究中国韵文中“曲”的学科。狭义的曲学主要研究南北曲即元明清三代的戏曲、散曲。广义的曲学则研究戏曲、散曲、曲艺、小曲等,其考察时间上溯至上古乐舞,下伸至现当代。曲学着重从文学和音乐两个方面探索曲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渐及剧场演出、演员演唱、社会唱曲活动等许多方面。曲学研究内容大别之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曲的历史研究,旨在记载有关曲的历史事迹,包括对曲的发生与源流的追溯,对曲的各门类发展史的考述,对有关文献文物的搜集整理,以及编撰有关曲的地方史志和各种工具书。二是对曲的理论研究,包括对曲的原理、本质的研究和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寻求,对曲作家作品的品评和对演唱艺术的评论,对曲的各门类的分类形态研究,以及对曲的内部构成(如作曲、度曲、演习等)的分析研究。三是对曲的艺术创造技法的研究,包括曲词作法、演唱技巧、歌舞动作设计、曲谱等等。以上诸部分内容,在曲学家的研究过程中常常混而不分,各种曲学著作中,往往是记实、评曲、述史、论理、谈法融为一体,相辅相长。曲学研究滥觞于先秦诸子百家对上古乐舞的阐说,其理论精神与以《乐记》为代表的先秦艺术论一脉相承。汉唐直至两宋对各种演出活动的记录提供了关于曲的文献学和剧场学的最初资料。宋代一些词学著作如王灼《碧鸡漫志》、张炎《词源》等兼有曲学性质。元曲出,曲与诗词鼎立地位得以确立,于是从元前期至明初出现了第一批曲学专著如周德清《中原音韵》、燕南芝庵《唱论》、钟嗣成《录鬼簿》、夏庭芝《青楼集》、朱权《太和正音谱》等,为后来曲学研究提供了多方面资料、经验和成果。自明嘉靖至明末是古代曲学的黄金时期,一百余年间涌现了魏良辅《南词引正》、徐渭《南词叙录》、蒋孝《南九宫谱》、王骥德《曲律》、吕天成《曲品》、沈宠绥《度曲须知》等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的曲学著作。自清初至清中期是古代曲学又一丰收世纪,一批重要曲学专著对艺术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化和系统化,对创作方法的探索更全面深入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如李渔《闲情偶寄》中“词曲”“演习”两部及徐大椿《乐府传声》、焦循《花部农谭》以及其他人的《明心鉴》、《消寒新咏》、《审音鉴古录》等。20世纪初,在继承传统治学方法的同时,一些西方文艺理论方法的引进,开启了近代曲学研究风气。至20世纪中期以后更开拓了许多新领域,如对地方民间曲种、少数民族戏曲曲艺的挖掘整理,对曲学史论的系统研究和对中华民族演艺美学体系的探索等,都极大地拓展了研究境界,加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历代曲学著作形式则多种多样。或撰为专著自成一说,如王骥德《曲律》;或发为序跋借题发挥,如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或散见于批注评点之间,如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或杂陈于散文笔记之中,如潘之恒《鸾啸小品》;亦可在书简中随机而发,如汤显祖《答凌初成》;甚或以韵文抒发己见,如沈璟《词隐先生论曲》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