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中说
释义 《中说》亦称《文中子》。隋王通(卒后门人私谥为“文中子”)的语录。由其子福郊、福峙记述。十卷。提出“夫天者统元气焉,非止荡荡苍苍之谓也;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立命》),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还提出儒、佛、道“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的主张,试图从理论上调和“三教”。宋阮逸作《文中子中说注》,有《四部丛刊》本、《续古逸丛书》本。
中说一名《文中子》。哲学著作。隋王通著,由其门徒子孙编集。十卷,每卷一篇。体例仿《论语》。主要谈论哲学、伦理问题,其中《王道》、《天地》、《事君》、《关朗》等篇兼及文学。由于其思想以儒学为主,杂以佛道之说,故立论以儒家说教为本,强调文学贯道济义和美刺教化作用,视声律辞采等问题为末流。又扬古文约达,抑今文繁塞,表现出崇古卑今的明显倾向。唯以诗为民之情性反映,颇具眼光,为明李梦阳真诗在民间说之先声。
中说书名。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