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时 |
释义 | 《时》现代李大钊著,1923年12月发表于《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署名李守常。认为就宇宙而言,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大自然”,“无疆无垠的大实在”。是“有进无退”,“一往不返”,“不可延留”的,而“循环云者,落退云者,绝非时的本相”。批判了怀古派和循环倒退的历史观,并指出历史进程的所谓循环,是“螺旋的进步,不是反复的停滞”;由于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是“一趟过的”,“只演一回”,因而有其个性化特点。把唯物史观和崇今的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动,今是创作”的思想。主张不能有刹那的旁观、徘徊,而只能行动、作为,奔向无限未来。宣传了唯物论的时间观和革命人生观,反对封建复古思潮。收入《李大钊选集》、《李大钊文集》和《李大钊全集》。 时春秋孔子哲学思想中关于事物变化的时间条件的概念。孔子十分重视对“时”的把握。在治理国家上,他主张“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在乡党日常生活中,他“不时,不食”(《论语·乡党》)。在出仕从政上,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故孟子赞扬“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是圣人中识时务者。孔子还将“时”与持“中庸”相结合,提出“时中”概念。《中庸》记孔子语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参见“时中”)《荀子·宥坐》记孔子言曰:“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认为时机并非完全可由人的主观所能把握。 时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用语。按《说文》:“本春秋冬夏之称,引申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1)基本意指四时或四季,亦指不失或不违农时。如《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杜预注:“三时,春、夏、秋。”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强调:“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荀子·王制》)《易传·乾·文言》讲:“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2)由此又引申出适时、因时、宜时等更为广泛和一般的用法。如《诗经·小雅·鱼丽》:“物其有矣,唯其时矣。”谓物品只能因时而有。管子认为:“取与之必因于时也。时则动,不时则静。”(《管子·宙合》)“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管子·形势解》)《易传·坤·文言》有:“坤道其顺乎,承天时而行。”(3)指或长或短的时段。《经说》上:“时,或有久,或无久。”无久即瞬间、刹那,《墨经》又名为始,以“当时”相释。与无久相对者为有久,或称为久。《墨经》下:“先后,久也。”其时长于“始”为一个时段。又用“以久”表示“止”,说明无久与有久的区别。《经说》上:“无久之不止”,“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若人过梁”。谭戒甫认为:“或有久者,就古今旦莫分言之也。或无久者,就古今旦莫合而言之。《下经》第六十四条云:‘先后,久也。’盖合言古今旦莫而有先后耳,故有久,即谓分割时间而有先后。无久,即谓时间若环而无间断。”(《墨辩发微》)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