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文质互用
释义 文质互用清吴德旋的命题。“文”指事物的文采、形式;“质”指事物的质地、内容。孔子最先将文质对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贡主张文质并重:“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墨子有“先质而后文”(孙诒让《墨子间诂》)之说。《淮南子·本经训》认为:“必有其质,乃为之文。”扬雄说:“无质先文,失贞也。”(《太玄经》)王充则认为:“夫人有文,质乃成。”(《论衡》)宋程颐说:“质必有文,自然之理”,“有质则有文,一不独立,二则为文”(《程氏易传》)。朱熹认为:“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四书章句集注》)明清之际王夫之强调“文质不可分”,认为“离于质者非文,而离于文者无质也”(《尚书引义·毕命》);提出“因文以达质”、“集文以成质”(同上)、“文质相救而互以相成”(《读通鉴论》卷四)等观点。吴德旋则进一步提出“文质互用”,强调二者统一。指出:“忠信之谓质而简略非质,礼乐之谓文而度靡非文。文与质必相为用,然后可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与张皋文论文质第一书》)文与质二者,既不能偏重,也不能偏废。没有礼乐之文,必然损害忠信之质。坚持质不变而文随时而变的观点,认为“盖质者百世不可变”,“文则因其时,以斟酌损益之”(《与张皋文论文质第二书》)。提出“质先而文后”,强调内容或实质决定形式。指出:“质之不存,文将焉附也?质先而文后,此自古圣人不易之定说。”(同上)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