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收摄保聚 |
释义 | 收摄保聚明罗洪先用语。语出《庚戌夏游记》和《良知辩》。意为采取静坐的方式收敛身心,默认良知本体。罗洪先认为“知善知恶”之“知”不是“良知”,“知者,感也,而所以为良者,非感也”(《答陈明水》)。因此,“致良知者,致吾心之虚静而寂焉。”(《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三》)从而提出“主静以致良知”。他在中年接受聂双江的归寂说,仿效陈献章筑“春阳台”以静养端倪的做法,“劈石莲洞居之,默坐蹋间,不出户者三年”。(《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三》)在《庚戌夏游记》和《良知辩》中提出了“收摄保聚”、“主静归寂”等主张。但与聂双江归寂说不同的是,罗洪先是从已发上用功夫,扩充和涵养良知本体。晚年意识到“收摄保聚”的主静工夫有理论缺陷,即偏于“寂”而疏于“感”,使寂与感、体与用、动与静相分离,从而在《甲寅游记》中提出“寂感一体”的观点,对以往“收敛翕聚”的观点有所修正。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