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原性
释义 《原性》唐韩愈著。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文。继董仲舒、王充将人性分为上、中、下(善、中、恶)三等的人性论,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认为“与生俱生”的“性”有上、中、下三品,与此相应,“接于物而生”的“情”亦有上、中、下三品。“性”的内容是仁、礼、信、义、智;“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对性,认为“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对情,主张使之适“中”,符合封建伦理的基本原则。力图给封建伦理和等级制度以理论根据。后为宋明理学家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所取代。该文收入《昌黎先生集》。
原性篇名。唐韩愈撰。以人性“三品”说为性之原本,故名。认为人之性“与生俱生”,人之情“接于物而生”。性乃仁、礼、信、义、智,情乃喜、怒、哀、惧、爱、恶、欲。各分上、中、下三品。性之上者善,中者可导而为善为恶,下者恶。指出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扬雄性善恶混说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得其一而失其二”。其论对理学“心统性情”说深有影响。李翱据此论作《复性书》,主张去情复性,开理学人性论之先河。载《韩昌黎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