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中外关系
释义

中外关系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边境安定,对外交通畅达,这就为对外开放,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唐庭对外采取积极友好、门户开放的方针,鼓励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扩大对外交往。那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较为重要的有波斯、大食(阿拉伯)、天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婆罗(尼泊尔)、吐火罗(阿富汗)、林邑(越南)、日本和朝鲜。与中国相隔较远的堕婆登(印尼)、拂菻(东罗马)也曾遣使来唐。亚非许多地区的使者、商贾、学者、艺人、僧侣和工匠陆续来唐。京都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聚集的大都会,也是各国人士荟萃之处。洛阳、扬州、广州也都是国际性的大城市。有些外国人长期在华定居,并与中国人通婚。

通过广泛的交往,许多植物品种,如胡椒、菠菜、郁金香、天竹姜、波斯枣传入中国。国外先进的制糖、造酒技术介绍到中国。周边国家的音乐、舞蹈、杂技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佛教经典大量传入并被译成汉文,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发展。还有景教、回教、摩尼教也在唐时传入中土。

高度发达的唐代封建文化对亚洲及全世界都发生过积极影响。中国的使者、商人、僧侣和工匠的足迹遍布亚洲各国。唐朝信使远至东罗马和印尼。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纸张等商品大量销往西亚各国,又通过他们传入欧洲,对西方文化事业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唐代文明对日本、朝鲜影响巨大。中国的典章制度儒家经典、诗歌艺术大都被朝、日吸收。强盛的唐王朝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时代,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的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威望。直到今天,西方国家语言中还留有以“唐人”称呼中国人的习惯。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