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徐羡之 |
释义 | 徐羡之(364—426)南朝宋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字宗文,小名干木。少为晋太子少傅主簿。安帝时,与刘裕同为抚军将军桓脩中兵参军,深相结纳。元兴三年(404)裕起兵讨桓玄,任为镇军参军。义熙十二年(416),裕伐关中,副刘穆之掌留任。穆之卒,迁吏部尚书、丹阳尹,总知留任。晋末,官至尚书仆射。入宋,以佐命功封南昌县公,位司空、录尚书事、散骑常侍、扬州刺史。受武帝遗命,与傅亮等共辅少帝。景平二年(424),与亮等废杀少帝,迎立文帝,进位司徒。后以帝追问废弑罪,自杀。徐羡之 364—426南朝宋大臣。字宗文,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东晋时官至丹阳尹、尚书仆射,为刘裕心腹,深受信赖。刘裕建宋,以佐命功,封南昌县公。迁尚书令、扬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再进位司空、录尚书事。以起自布衣,又无术学,全凭才能升至宰辅,朝廷内外官员,无不佩服。他平时不大说话,喜怒不形于色,更为大家叹服。宋武帝死,他与傅亮、谢晦同为顾命大臣,辅立少帝。后少帝朝夕游乐,不亲政事,乃密谋废立。景平二年(424),遂废杀少帝,迎立宜都王刘义隆,是为宋文帝。进位司徒,控制了朝中大权。又任命谢晦出任荆州刺史,掌握重兵,作为外援。宋文帝不甘心大权旁落,元嘉三年(426),以杀少帝事问罪,他被迫自杀。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