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张融 |
释义 | 张融(444—497)南朝齐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思光。宋孝武帝时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曾浮海至交州,作《海赋》,文辞诡激。还京时,以示镇军将军顾觊之,觊之以为胜过木玄虚《海赋》。举秀才,对策中第,为仪曹郎。齐时,官至司徒左长史。著有《玉海集》、《大泽集》、《金波集》等,均佚。 张融(444—497)南朝学者。字思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为齐司徒兼右长史。主张佛道“通源”,“道也与佛,逗极无二。寂然不动,致本则同;感而遂通,达迹成异”(《门论》)。晚年“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南史·张融传》),主张儒、佛、道三教一致。明人辑有《张长史集》。 张融(444—497)南朝齐文学家。字思光。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少奇异,有声誉。宋时为封溪令,累迁中书郎。仕齐官至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世称“张长史”。以病卒。能文善辩。尝云:“吾文体英绝,变而屡奇。”自名其文集为《玉海》。钟嵘评其诗云:“思光纡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诗品》)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长史集》。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二。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