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希迁 |
释义 | 希迁(700—790)唐端州高要(今属广东)人,俗姓陈。幼年往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从慧能学。慧能卒后,禀遗命往庐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山参谒行思,为慧能之法孙,行思之弟子。天宝初,至衡山(今属湖南)南寺,依寺东侧石状之台筑庵而居,时号“石头和尚”,亦称“南岳石头”,与江西道一齐名于世。认为“心佛”与“众生”、“菩提”与“烦恼”名异体一,凡圣齐同,以“不修为修”,“不悟为悟”。卒谥“无际大师”。弟子有道悟、惟俨等。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 希迁(700—790)唐僧人。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属广东)人。唐开元十六年(728)于罗浮山受戒。后拜行思为师,学有所得。天宝元年(742),结庵于湖南衡山南寺东面大石上,时人称为“石头和尚”或“石头希迁”。后在湖南各地广弘禅法,声誉很高。自称其法门“不论禅定精进,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意即人的本心是佛,佛和众生,菩提和烦恼,名称不同,本体都是一样的。其禅风与接引学人方法十分严厉,有“石头路滑”之称。卒谥“无际大师”。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弟子有惟俨、道悟、天然等二十一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