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大众哲学 |
释义 | 《大众哲学》现代艾思奇著。中国第一部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原为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第一、二卷连载的《哲学讲话》。1936年1月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单行本。该书由绪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四部分组成。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结合人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用日常谈话的体裁,通俗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又由实践得到新的感性,走向新的理性”,“是螺旋式的循环”过程。该书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同年2月曾被查禁。4月改名为《大众哲学》出第四版,并作了一些修改,加上序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又多次修订。1950年作新的修订,成为一部较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分为五章:绪论;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1978年10月三联书店据此印行新版。收入《艾思奇文集》的为第一版,以使读者了解原貌。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