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释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是年春,由于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开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加紧分化革命阵营,寻找新的代理人。在革命队伍内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不断进行反共反人民活动。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蒋介石立即赶往上海,和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密谋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竟然放弃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 3月中旬陈独秀提出要缓和与蒋介石的矛盾,为此他不仅不去扩大工人武装纠察队,还禁止工人纠察队执行镇压反革命的任务,他不发动群众支持和巩固上海的人民政权,致使上海临时革命政府的工作陷于停顿。4月5日,陈独秀与汪精卫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这个宣言起了解除共产党和革命群众思想武装的作用。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几天,陈独秀还打电报给中共江浙区委,表示反对提出打倒蒋介石的主张,以致使党和人民对突然事变毫无戒备。4月11日,蒋介石密令“已光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即反共反人民)。12日,蒋介石一面利用青红帮冒充工人,在上海许多地方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一面指使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周风歧借口“工人内讧”,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打死打伤纠察队员二百余人,杀害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随即有十余万工人、学生和市民集会抗议,会后举行游行示威。游行队伍行至宝山路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残酷镇压,死百余人,伤无数。接着,国民党军队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4月12日至15日,即有三百多人被杀害,五百多人被捕入狱,五千多人失踪。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大革命的局部失败。此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亦逐步由动摇走向反动。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