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黄展雲 |
释义 | 黄展雲1876——1938字魯貽,祖籍福建永泰,1876年 (清光緒元年) 生於福州。1892年入鄉學。1896年考中廩生。1899年與黄翼雲等,創辦福州蒙學堂。1906年秋,東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學师範科,加入中國同盟會。19078月參加共進會、被推爲福建支部負責人之一。1908年秋,畢業返國回福州,主持《益聞閱報社》並在法政學堂任教師; 同年9月,入福建咨議局充當記録。次年在省城參加考核,獲優貢生。1911年武昌起義後,參加同盟會福建分會謀劃響應; 12月初,任福建政務院教育部部長。次年2月,任福建都督府教育部部長,未幾改稱教育司長。1913年7月,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後被捕。獲釋後,於12月去上海,再次出走日本。1914年6月,參加中華革命黨,任秘書。1915年6月,前往菲律賓、新加坡、馬六甲、霹壢等地勸募革命公債,籌措討袁軍資。1916年底,返國在上海中華革命黨總事務所工作。1917年7月,孫中山南下護法,奉命留在上海籌辦匯源公司; 9月任大元帥府秘書。1919年10月,被孫中山委爲中國國民黨福建支部長。並在福州創辦《福建新報》。因策動驅逐福建督軍兼省長李厚基,遭拘捕,《福建新報》 也被迫停刊。1921年夏獲釋後,去上海,孫中山仍委爲主持福建黨務。1922年回福建後,被各路自治軍推舉爲總指揮;11月兼任福建鹽運使。1923年初因反對孫傳芳、周蔭人部入閩,失敗後,避居上海。1925年春,回福州籌辦海濱中學; 4月因散發驅逐周蔭人傳單,被捕下獄。翌年12月,北伐軍入閩時出獄,任國民黨福州市黨部、福建省臨時政治會議常委,兼福建省政務委員會教育科 (廳)長,並創辦獨青小學,任校長。1927年1月,任中央政治委員會福建政治分會委員; 4月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代理主任; 5月任福建省政府委員; 7月任國民黨清黨委員會副主任; 8月任福建省政府農工廳廳長。由於進行“政治改變”,爲當局所忌,遭通緝,被迫離職,匿居上海。1929年9月回福建,成立營前鄉自治籌備委員會; 同月任國民政府外洋籌募公債委員會委員; 10月任僑務委員會視察、僑務專員。1930年5月,撰著《營前模範農村概况》一書。1931年5月,任國民會議代表。1933年任全國僑務委員會委員,寓居南京。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去武漢。1938年7月16日在漢口病逝。終年62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