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释义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的最主要特点是“损有余而继其不足”(《说苑·指武》)。也就是要剥夺一些旧贵族的财产,来补给新兴的地主阶级。吴起认为楚国的“贫国弱兵”,是由于“大臣太重,封君太重”。这些大臣和封君们,对上逼迫君主而对下却虐待人民大众,为此他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其禄”,削减官吏的禄秩(《韩非子·和氏》),精减那些没有本事和没有用处的官吏,并裁减不急于使用和官吏(《战国军·秦策三》)节省出以上的开支,来供养“选练之士。”吴起的这一革新措施,革除了一批世袭封君的特权,精减了国家的机构,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吴起的“损有余而继其不足”的另一个措施,是把旧贵族迁徒到荒凉偏远地区去。他根据楚国地大人稀的特点,认为楚国多余的是土地,而人民却不多;而过去那些旧贵族,把人民集中到地少人多的地区来,这实际上是“以所不足,益其有余”,应该加以改变。为此,他下令“贵人往广虚之地”(《吕氏春秋·贵卒》)这就迫使贵族们携带着他们的家属和佣人们到广大荒凉的地区去。这一有力措施,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而且有利于对荒凉地区的开发。

整顿楚国的吏治,是吴起变法的又一重大措施。针对楚国官场歪风,吴起提出三项对策:

①“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荀合,行不取荀容,行不顾毁誉”(《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语》)就是说不能因私事而防害公事。不能让坏人的“谗”,掩盖忠臣的“忠”,并要求官吏们能够“公”而忘“私”,行仁义不计较个人声誉的被毁。

②“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从战国策·秦策三·引蔡泽语》)也即是整顿楚国官场的不正之风。

③“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战国策·秦策三引蔡泽语》)。也即是禁止纵横家的到处游说。

与上述三项措施的同时,吴起还改革了“郢人以两版垣(用夹板填土墙筑)”的简单办法,开始建设楚都郢(《吕氏春秋·义赏》)。

经过吴起的变法,楚国便强盛起来了。他曾“南收扔越,北并陈蔡”(《战国策·秦策三》记载蔡泽语),“却三晋,西伐秦”(《史记·吴起列传》)。吴起还“南收扬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扩展了南方许多土地,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乃是吴起“南收扬越”以后的情况。从这时起,楚国就占有江西南部和湖南、广西间的苍梧。与上述成就取得的同时,吴起又向北战胜魏国。公元前383年,卫国几乎亡国,向魏国求救。公元前382年,魏国援救卫国进攻赵国,卫开始反攻,夺得刚平,进攻中牟,取得了赵的河东地。前381年,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再次救赵进攻魏国,“战于州西,出于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一直攻到黄河两岸(《史记。赵世家》、《战国策·齐策五》)。这些都是吴起变法取得的伟大胜利。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