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陶冷月 | |||
释义 | 陶冷月1895—1985江苏吴县人 陶冷月
陶冷月1895——原名善鏞,字詠韶,號鏞、宏齋、五柳後人、柯夢道人,江蘇蘇州人,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生。幼年在父親學館讀書,並學畫。1905年參加童子試。次年考入元和縣高等小學堂學習。1908年考入江蘇兩级師範學堂本科。1912年聘爲吴縣縣立第三高等小學教師。並兼任縣立第二高等小學及私立大同女子中學教師。1918年秋,任長沙雅禮大學藝術教授。後又兼任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省立農專、縣立師範、周南女師等校美術教師。1922年任國立暨南大學藝術教授。1928年任暨大中國畫系系主任。1929年秋,開封中山大學 (即河南大學) 聘爲美術講座。1931年國立四川大學聘爲美術講座。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隐居上海。1952年被分配至復興中學任美術教師。1955年調五愛中學任美術教師。1979年任盧灣區政協委員。1983年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並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冷月畫集》三册。 陶冷月(1895—1985)近现代吴县周庄(今属江苏昆山)人。名善镛,更名镛,字咏韶,以号行,别号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等。陶惟垂子,王謇表侄,娄新华夫。清童生。宣统二年(1910 年)江苏两级师范学堂本科首届毕业。1912 年任吴县县立第三高小教员,兼任第二高小及私立大同女学教员。国画承家学,得叔祖陶然及陆恢指授,擅画山水花卉、虫鱼鸟兽,早以画月知名,亦喜画瀑布及梅、荷。又从美国人特朗研习油画、水彩画,精研画理,汇参中西。1918 年任长沙雅礼大学图画教授,兼任湘雅医专、湖南省立农专、长沙县立师范及周南女师等校美术教员。1922 年任南京美术专门学校西画教授,次年任教于上海国立暨南学校。1924 年夏于无锡公园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并以名誉社员参加锡山书画社展览会,展出作品以《月下悬瀑》《冷香月夜》《天平秋山》《战场月夜》为冠。出任苏州公学美术部图画专科主任,次年参加苏州东吴大学林堂画展。致力于研究创作中西合璧之新中国画,涵泳中国画意,参以西画写生设色及光影之长,独树一帜,蔡元培深为称赏并代订润格。1926 年获聘上海形象艺术社名誉社员,受中国科学美术会之邀参展万国美术赛会,新中国画《松风图》《江山月明图》等获誉。又为《新月》半月刊创作新国画封面,以星社社友为《星报》作讽刺画,出版《冷月画集》。1928 年任国立暨南大学艺术导师、艺术学院中国画系首任主任兼山水教授。加入俭德会,举办新中国画展览,兼任秋英社展览书画会编辑委员、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艺术与欣赏品部审查委员。次年加入海上书画联合会,参加全国首届美展。赴西北采风,为河南开封中山大学聘为美术讲座教授,以近作《玉门赏月》《关山月轮》《大河月色》等举办个展。1930 年又于苏州青年会举办个展,次年捐赠作品参加何香凝主办的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并参加海上名家消寒画展、香祖书画社书画展览会。1932 年参加中华体育会国画展览会、艺海回澜社第一届扇面展览大会、扶轮社特约近作展览会,任四川大学艺术科讲座教授,创作《兰亭夜月图》等。次年参加上海现代名家书画扇面展览会,1934 年又于苏州、上海青年会举办游蜀游湘近作个人画展。抗战时期隐居上海,曾参加中华聋哑协会、精武体育会等举办的名人书画义赈展览,并于大新画厅、红棉画厅两次举办个人画展。1946 年被聘为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委员,次年被聘为上海美术馆筹备处征集委员会委员,参与发起重九画人节。1949 年初春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上海预展会、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处主办第一届春季美术展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上海复兴中学、五爱中学任教。1956 年国画《暄妍》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后被错划为“右派”,平反后,曾任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好饮酒,擅拳术、气功。喜藏名家印章,亦能篆刻。诗多自题画作,有画作必摄影留存,颇擅钤印。有《陶冷月写生稿》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