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陈去病 | |||||||||||||||
释义 | 陈去病1874—1933江苏吴江人 陈去病
陈去病陈去病 郑逸梅 人民日报1986年3月3日 陈去病(1874—1933)晚清民国吴江(今江苏苏州)同里人,祖籍兰溪(今属浙江),生于苏州。原名庆林,字伯儒,更字佩忍,一字病倩,号巢南、垂虹亭长、勤补老人等,笔名季子、醒狮、大哀、南史氏等。诸福坤弟子。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诸生。曾与金松岑一起在家乡组织雪耻学会,授读退思草堂。二十八年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后与金松岑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次年赴日本游学,组织吴江同乡游学会,加入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并在《苏报》《江苏》发表诗文,鼓吹反清革命,后任教于上海爱国女学。三十年在周庄创办东江学堂,任上海《警钟日报》主笔,与汪笑侬创办近代中国最早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丛报》,并任主编,提倡戏剧改良,并加入光复会。次年任教于苏州苏苏女学、镇江承志中学堂。三十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安徽府中学堂参与黄宾虹组织的黄社。次年到上海主持国学保存社,编辑《国粹学报》,与吴梅等组织神交社。三十四年在绍兴府中学堂组织匡社,南下汕头任《中华新报》编辑。宣统元年(1909 年)与契交柳亚子等发起创办南社,当选《南社丛选》编辑员。次年到杭州任教于浙江高等学堂,参与筹组越社。三年返乡创办《苏苏报》,苏州光复后与张默君创办《大汉报》,力主北伐。1912 年任绍兴越社《越铎日报》、杭州《平民日报》总编辑。次年参加“二次革命”,曾任南京黄兴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失败后避居张家口,接办上海竞雄女学。1916年密谋反袁称帝,出任浙江都督府秘书,随孙中山游浙,复游晋、蒙。次年纂修县志,谋举兵宁波响应护法运动。1918 年复随孙中山在广州护法,曾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国会参议院秘书长。1920 年任教于浙江法政学校。1922 年在韶关随孙中山北伐,任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陈炯明叛变后任南京东南大学讲师。次年参加新南社,与柳亚子等结岁寒社。1924 年任中国国民党江苏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与柳亚子在上海发起成立江苏民治建设会,被聘为清宫古物委员。次年任孙中山葬事筹备会委员,出任上海持志大学国学教授并兼任校董,1926 年在上海西山会议派非法召开的“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中央监察委员。次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临时监察委员、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29 年任江苏通志馆编纂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革命博物馆主任兼《江苏革命博物馆月刊》主编。次年兼任持志大学国文系主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委员,内政部参事及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为中国科学社文艺股社员。1932 年辞去各职。1933年在苏州报恩寺参禅受戒,卒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公葬于虎丘。工书。能作戏剧,诗尊唐音,反对同光体。文宗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能骈文。长于传记文学,致力于收集明末清初志士著作与手迹。曾辑编《松陵文集》《笠泽词征》《清秘史》《陆沉丛书》等,编纂《蚬江陈氏家谱》《孙中山先生世系表》。著述辑入《陈去病全集》。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