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蔣光慈 |
释义 | 蔣光慈1901——1931原名光赤,學名如恒,後改宜恒,號俠生 (俠僧),筆名華維素、魏克特等,祖籍安徽六安,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生於霍丘、7歲入私塾,12歲能賦詩填詞。1914年入河南固始縣立志成小學。1916年夏,考入河南省立固始中學,翌年夏,經介紹到蕪湖省立第五中學讀書。1918年參加秘密组織安社 (無政府主義的譯音),並主编小報《自由之花》。1919年五四運動時,任第五中學學生會副會長,並被選為蕪湖學生聯合會副會長。1920年5月,赴上海,入上海外國語學社讀書; 8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夏去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 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7月回國,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任教授。1925年4月,為馮玉祥之蘇聯顧問當翻譯,並一度任馮玉祥部張家口軍官學校教員; 同年10月,返回上海,繼續在上海大學任教。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上海大學被封後,從事創作。1928年1月,任《太陽月刊》主编,與阿英等發起成立太陽社和春野書店。《太陽月刊》停刊後,參加《時代文藝》、《新流月報》、《海風週報》、《拓荒者》等刊物编輯出版工作。1930年3月,當選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侯補常委。1931年8月31日在上海病逝。年30歲。著有《少年漂泊者》、《鴨綠江上》、《麗沙的哀怨》、《田野的風》等。後有《蔣光慈選集》、《蔣光慈詩文選集》出版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