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夫之 |
释义 | 王夫之1619—1692王夫之 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别号二壶道人、夕堂、梼杌外史等,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兄介之同举乡试。明亡,在衡山起兵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三劾权臣王化澄,险遭大狱。旋至桂林依大学士瞿式耜抗清,未几桂林陷落,式耜殉国。自此决意隐遁,辗转湘西及郴、永、涟、邵之间,伏身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达四十年。至死未薙发,以示对清廷的反抗。学问渊博,至死不渝地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战斗精神,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均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学术成就很大。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反对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他根据“絪缊生化”的命题,说明“气”日新变化的辩证性质,进而建立了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他强调人性是随着环境变化的,否定“人性不变”的说法;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的论点。在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主张以夫计赋役,减轻无地和少地农民之赋。善诗文词曲,论诗独到见解甚多。其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作品由后人汇编刊行,名《船山遗书》,总计三百五十余卷。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