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
官名。指太师、太付、太保,合称三师。始设于北魏,唐初也未设。贞观十一年(637)后始设三师,正一品。(新唐书·百官志》:三师“为天子所法师”。乃为德高望重、资深功著的大臣所设的荣誉衔。既不开府,也无僚属,有其人则授,无其人则阙。不轻易授人,直到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宗于广德二年(764)始加仆固怀恩为太保。
- 相关词:
三师
官名。三师之称,历代选授不一。隋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均正一品。其职责是坐而论道,不主具体政事。既不开府,更无僚属。然而必以德望崇高、功勋卓著者充其位。有其人则加授,无其人则空阙。因其位崇极人臣,故不轻易授于臣下。至隋炀帝时废。
-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