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洪钧 |
释义 | 洪钧1839—1893清末外交官、史学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状元,授修撰,出任湖北学政,迁内阁学士。后任出使俄、德、奥、比四国大臣,晋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力主巩固边防,预为戒备,出使欧洲时,曾为张之洞办工厂购置机器。嗜经史,曾利用在国外所得波斯、阿刺伯、俄、法、英、德、土耳其诸国史料,特别是俄人所译波斯人拉斯特哀丁的《集史》及亚美尼亚人多桑等的蒙古史著作,以证中国之史实。撰《元史释文证补》三十卷,其中有目无书的十卷,使我国元史研究者拓展了视野。 洪钧(1840—1893)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歙县(今属安徽)。字陶士,号文卿。陆润庠亲家。同治七年(1868 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九年任湖北学政。光绪二年(1876 年)充陕西乡试正考官,五年为山东乡试正考官,进侍读。六年任江西学政,补授右庶子,改左庶子,迁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七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九年任詹事。十三年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补授内阁学士,十六年迁兵部左侍郎,将喀什噶尔续勘界约俄国所订中俄界图译出,以备谈判参考。十七年归任总理衙门大臣,次年因帕米尔中俄争界案遭弹劾,病卒于京。书学苏轼、米芾,兼及钟繇,小楷娟秀,晚年专攻碑刻之学,喜作擘窠大字。学主经世,手订《经训书院》规程。建议总理衙门电报改用干支电码法以保密。通经史,尤精蒙古史。著有《元史译文证补》《洪钧日记》《洪钧奏稿》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