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汪逢春
释义

汪逢春1882,一作1887—1948,又作1884—1949

江苏苏州人
医家。曾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和《中医月刊》。著有《泊庐医案》。
原名:朝甲
字:风椿
号:泊庐、伯庐

汪逢春

汪逢春 寿祝衡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7辑第144页


汪逢春

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
汪逢春
谢海洲
寿祝衡
人物1980年1期
民国人物传第6卷第371页

汪逢春1884——1949

本名朝甲,字風椿,行醫時用名逢春,江蘇吴縣人,1884年 (清光緒十年) 生。10餘歲入名醫艾步蟾門下學醫。1908年赴北京,擔任法醫,並求教於名醫厲軒舉。1913年辭去法醫職務,正式懸壺施醫。由於治愈不少疑難大症,漸與肖龍友、孔伯華、施今墨並稱爲北京四大名醫。在診治内傷症方面,堅持脾胃爲後天之本之原則,主張着重護理脾胃。在治療外感方面,則堅持肺主皮毛,風寒首先犯肺的道理,着力於“由皮毛宣達,使外邪早出,免内轉爲患”。以擅長於治濕温著稱。1936年冬,組織門人成立同硯小集,相互鑽研共同提高。1942年在天安門西側廊爲國藥業公會主辦中藥講習班。其弟子輯録其門診醫案,於1941年编集《泊廬醫案》出版。1949年8月2日逝世。終年65歲。

汪逢春(1884—1949)

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名朝甲,字凤椿,后改字行。艾步蟾弟子。清诸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赴京,以七品京官供职于法部,得名医、商部主事力钧指授并侍诊。宣统三年(1911 年)辞职设诊所行医,斋名泊庐。精究医学,师古不泥,赞同中西医汇通,博采众长。强调辨证施治,擅治杂病,长于时令病及胃肠病,对湿温病多有阐发,方药独具匠心,医德高尚,与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并称京城四大名医。1929 年任北平市中医考试委员。1938 年当选首任北京国医职业公会会长。次年创办《北京医药月刊》并任主编,又创办北京医学讲习会。1942 年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定期举办中医临床讨论会。笃信佛。工诗文,能昆曲,与庞敦敏等为曲友。卒葬于今北京西静园公墓。著有《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等。门人弟子众多,赵绍琴、吴子桢、谢子恒、秦厚生、刘少章等皆为名医。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