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陈庆之
释义 陈庆之(484—539)南朝梁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字子云。幼时随从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任奉朝请。大通初,隶领军曹仲宗北伐涡阳(今安徽蒙城),破魏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马步援兵十五万人,克复涡阳与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梁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寻受命送魏北海王元颢还北。所部仅七千人,自发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至于洛阳十四旬,凡取三十二城。经四十七战,每战都胜。以兵少无援,最后所部丧亡略尽,化装为僧,得还建康。颢亦为尔朱荣所俘。出为兖州刺史,尝平沙门僧强与土豪蔡伯龙之乱。中大通二年(530),任南、北司州刺史,连破魏军。诸州因此并得休息,开田达六千顷。大同二年(536),西魏侯景兵七万侵淮上,复进击破走之。

陈庆之  484—539

南朝梁将领。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幼时为萧衍随从,从平建康。梁武帝普通年间,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文德主帅。普通七年(526),随安西将军元树征寿春(今安徽寿县),大破魏豫州刺史李宪,李宪力屈归降。因功赐爵关中侯。大通元年(527),又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今安徽蒙城),大败魏军,获男女三万余口。大通二年,魏北海王元颢降梁,求立为魏主,梁武帝纳之,既而令庆之率军七千人送元颢北还。元颢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称帝,授他为前军大都督。他以七千之众,先后四十七战,平三十二城,连败几十万魏军,所向披靡,威震北国,并于第二年攻入洛阳,魏孝庄帝元子攸逃奔并州。时部下悉著白袍,洛阳儿童唱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不料,元颢一旦入洛阳,自以为天下大事已定,竟荒于酒色,且欲叛梁。不久,魏将尔朱荣攻陷洛阳,杀元颢,他战败后化装成和尚,只身还梁。仍以功除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后又屡立战功,历任北兖州刺史、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职。卒官。性谨慎,生活俭朴,又善抚军士,故部下多奋勇作战。
相关词:
  • 陈庆之北征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