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778—865唐大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初举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穆宗即位,召为翰林侍书学士。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侍书禁中。文宗时迁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开成三年(838年)转工部侍郎,累迁至学士承旨,以敢于直谏闻名。武宗即位,授右散骑常侍。后升至上柱国,终官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开国公。他的书法颇为时人所重。初学王羲之,又遍阅当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以得他的手笔为荣。外国人或少数民族至京,拨专款购买他的手书。其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碑极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李晟碑》、《神策军碑》最有名。书迹有《送梨帖题跋》。 柳公权(1900—1929)晚清民国吴江(今江苏苏州)黎里人。字英侬。柳亚子三妹。黎里女校高小毕业。后在家师从万以增、张农读国文。笃嗜文艺,长于议论之文,偶作小诗清丽可诵。1918 年出嫁凌光谦,后积劳病卒。著有《英侬遗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