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柳亚子 | ||||||||||||||||||||||||||||||||||||||||||||||||||||||||||||||||||||||||||||||||||||||||||||||||||||||||||||||||||||||||||||||
释义 |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 柳亚子1886—1958著名诗人,爱国民主人士。初名慰高,后改名弃疾,字安如,后改字亚庐、亚子,以字行,江苏吴江人。清末秀才。早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秘书。曾主编《天铎报》、《民声报》。与邵力子组织“南社”,任社长。1924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曾任上海通志馆馆长。1926年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策动反共后,他和何香凝等向蒋提出强烈抗议。后回上海,直系军阀孙传芳要逮捕他,隐居不出。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1937年与胡朴安等创立“新南社”。抗日战争时期从事抗日民主活动。1941年“皖南事变”后,通电斥责蒋介石。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居香港,曾组织“扶余诗社”。抗战胜利后,在香港从事民主革命运动,曾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8年6月21日在北京病逝。所作诗词,具有爱国精神。其诗属于“尊唐抑宋”派,与非唐非宋的龚定庵体相近似。与毛泽东和诗多首。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遗著有《柳亚子诗词选》等。 柳亚子
柳亚子
柳亚子(1887—1958)近现代吴江(今江苏苏州)黎里人。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以号行。柳念曾子,郑之蕃妹夫。清诸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赴上海入爱国学社,《苏报》案发生后,曾谋救章太炎、邹容。次年入同川自治学社。三十一年与任传薪等创办《复报》,次年入上海健行公学,参加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 年)与陈去病等创建南社,任主任。1912 年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后为上海《天铎》《民声》《太平洋》等报主笔。1923 年发起组织新南社,任社长。1925 年起历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1932 年任上海市通志馆馆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从事抗日民主活动。1941 年皖南事变后,与宋庆龄、何香凝等通电斥责蒋介石,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4 年在重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次年当选民盟中央委员,参与发起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任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1947 年赴香港,参与发起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次年任民革中央常委兼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9 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重视乡邦文献整理。有诗名,词风近于辛弃疾、刘克庄。曾主编《上海市通志》。编有《吴江文献保存会书目》《曼殊全集》《南社诗文集》等。著有《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集》《乘桴集》《南社纪略》《怀旧集》等。有《柳亚子文集》《柳亚子文集补编》。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